企业动态

深圳“药神”——王义汉 他研发了白血病抗癌药帕纳替尼

2018-08-03 浏览量:

消息报记者黄涛 消息报实习生李浩  2018年08月03日

来源:深圳蛇口消息报  A07版:专题

网址:http://shekounews.com/Html/szbz/20180803/szbzA07.Html

近日,一部《我不是药神》的电影引发了一场全民观影热潮。观影之余,除了哀叹片中白血病患者的命运,人们不禁要发问:中国抗癌药的出路在哪里?

其实,中国抗癌药是有出路的,就在深圳南山,有这样一个人,他在美国Ariad Pharma 药企以项目负责人的身份全面主持了公司新药项目的研究和开发,包括国际一类新药Ponatinib (帕纳替尼)、Briga- tinib( 布吉他滨)、Ridaforolimus (口服的在研mTOR 抑制剂)等。当他主持研发的第三代白血病抗癌药帕纳替尼在美国成功上市,自己十六年的心血终于有了成果时,他发现国内的慢粒病人竟然连第一代白血病抗癌药都吃不起,反而不得不冒着巨大的违法成本、通过各种非法途径去买印度“神药”,于是毅然辞职,只身一人带着资金和技术回国创业,为中国研发自己的抗癌药。

如今已经是第四个年头了,尽管公司在早期研发上遇到了一些困难,但是四年来所取得的技术突破让他对公司的前景无比自信:“再过四年,等通过了临床试验,通过了药监局审批,我们中国原创的白血病抗癌药就能上市,它将完成前三代白血病抗癌药未能完成的壮举,打准突变基因的靶点,逐渐治愈白血病!”他就是中国“药神”——深圳市塔吉瑞生物医药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王义汉博士。他的故事将告诉我们:尽管一路艰辛,但中国的抗癌药是有出路的!

王义汉(中)和他的研发团队  消息报记者 黄涛 图

渴望知识,二十四年艰辛求学路

王义汉出生于1966年,祖籍湖北荆州。他从小就热爱学习,渴望知识,成绩优异。1981年以全荆州地区第二名的成绩考上了荆州中学;1984年面对升学抉择时,身边的许多同学都选择了考师范、考中专这条路,但他渴求知识、想搞科研,坚定地报考了中国科技大学,读了五年本科、三年研究生;1992年他又漂洋过海到了美国纽约大学,攻读了五年化学博士。

就这样,一个来自中国农村的青年追寻着知识的脚步,用二十四年的时间来到了大洋彼岸的美国,完成了化学博士的学业。他谦虚地说:“我只是个一心钻到科学里的书呆子。”

独当一面,十六年海外抗癌药研发经验

1997年,王义汉博士毕业,来到了美国上市药企Ariad Pharma, 一待就是十六年。他先后担任公司高级科学家、首席科学家、化学副总监,一直是该公司在靶向新药研发领域的核心人物,他多次因突出贡献被公司内部授予里程碑成就奖。此后,他以项目负责人的身份全面主持了公司新药项目的研究和开发,包括国际一类新药Pona- tinib (帕纳替尼)、Brigatinib (布吉他滨)、Ridaforolimus 等。这期间他发明了27项抗癌新药的核心专利,且该27项发明专利均已授权,在国际著名学术杂志和会议上发表了60多篇论文。

作为一名在医学界颇有建树的海外华人,王义汉主动担起联络行业海外华人的担子,于2007年参与创立了美中生物医药协会(CABA),同时也是全美华人生物医药联盟(All-CABPA)的主要发起人、新英 格兰美中医药开发协会(SAPA-NE) 的共同创始人。在创建协会期间为增进美中生物医药交流做了大量工作。

在Ariad Pharma 药企的十六年里,渴望知识的 王义汉走进了全球尖端实验室,学到了经验,磨炼了技术,终于能够独当一面开展自己的抗癌药研究。

王义汉博士接受消息报专访  消息报记者 黄涛 图

心系祖国,跨海归来做中国原创抗癌药

2013年,当王义汉主持研发的第三代白血病抗癌药帕纳替尼在美国成功上市,自己十六年的心血终于有了成果时,他发现国内绝大多数慢粒病人因为买不起价格高昂的救命药,无奈选择放弃治疗,望“药”兴叹,实在令人痛心!这时他才意识到,自己背井离乡二十多年,学到了知识技术,可祖国却落后了:祖国需要我!

于是,他毅然辞职,放下了手头上已进入关键二期临床试验的肺癌靶向药布吉他滨,留下妻子和孩子在美国,只身一人带着资金和技术回国创业,为中国研发自己的抗癌药。

得知这样一位博士要从海外归来为中国研发抗癌药,南山区教育局领导热情地接待了他,语重心长地对他说:“别的我可能帮不了你,但你子女的教育问题我可以帮你解决。”尽管当时王义汉的子女已经在美国安顿下来了,但是他想:如果一个地方政府的部门官员连海归人员子女就学的事都考虑到了,那么在这里创业肯定早就有了相应的帮扶政策。考察一番后,他被南山优越的科研和创新环境深深吸引住了,在区政府各部门的大力帮助下很快就创立了深圳市塔吉瑞生物医药有限公司,在南山科技园开始了研发中国抗癌药的艰辛历程。

传承接力,誓将癌症变回慢性病

癌症是一种很古老的疾病,早在古埃及的文献中就有相关记载。尽管当时人类不是癌症的对手,但人类学会了传承。人类文明传承了几千年,人类与癌症的斗争也持续了几千年,直到近代医疗技术取得了巨大的突破,人类才渐渐揭开了癌症的面纱。白血病第一代药物格列卫就是这样传承着几代科学家呕心泣血的科研成果才渐渐被研发出来的。

从1960年发现肿瘤细胞里的费城染色体,到1973年发现费城染色体是22号与9号染色体易位所致,到1982年证实是费城染色体导致了CML(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再到1993年发现导致慢粒的融合基因所编码的蛋白质——BCR-ABL酶,才是驱动癌细胞生长的罪魁祸首。这四代科学家的传承接力终于为第一代白血病抗癌药格列卫的诞生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如今只差一步:一种能够阻断BCR- ABL 酶发挥作用的化合物。可就是这一步也走得异常艰辛!制药公司投入了几十亿资金和数十年精力仍不能确定这种药能否有效作用于人体,一度想要放弃研究,但在几位科学家的坚持下最终成功地研发出了抗癌的“魔术子弹”格列卫。

尽管格列卫能有效抑制白血病,但长期使用后出现多达158种碱基突变导致的耐药,第二代白血病抗癌药尼罗替尼等仍存在着7种点突变导致的耐药。当时还在美国的王义汉接到了公司的任务:主持研发第三代白血病抗癌药,彻底解决耐药问题!

虽然有了前人提供的理论基础和成功案例,但实际上大家的起点都是一样的:着手合成新的BCR- ABL 酶抑制剂。王义汉合成新抑制剂的过程大致类似于爱迪生寻找电灯泡灯芯的过程,需要做无数次实验,直面成千上万次失败,最后才能匹配成功。合成新抑制剂后,还要考虑如何将其有效地运用到人体,因为人体内存在着数百种酪氨酸激酶,它们之间会相互影响。此外还要做大量的临床试验,确保使用者的安全。如此漫长的研发周期和巨额的资金投入使新药研发不可避免地成了一个烧钱的行业。从1997年王义汉博士加入Ariad, 到2013年第三代白血病抗癌药帕纳替尼获批上市,前后总共耗费了16年时间,中间研发花费高达几十亿美金。而如今,研发第四代白血病抗癌药所需的这些钱,都要王义汉自己来筹集,这对一个专注搞科研的博士来说无疑是个极大的挑战。

但王义汉信心十足,他说:“我们研发的第四代白血病抗癌药将在前三代的基础上找准突变基因的靶点,逐渐治愈白血病。尽管公司目前只有几十人,但我们在四年的时间里申报了七十多个PCT 国际新药专利,药物的研发也已经攻克了关键技术难关,预计再花三到四年的时间完成临床试验、拿到药监局审批,最迟2022年就可以量产上市了。”

除了第四代白血病抗癌药,抗肺癌和乳腺癌的新药王义汉也正在积极研发当中,并且均取得了重大的突破。“以往到了肺癌晚期,最多只能活一年半,但有了靶向小分子抗癌药的研发经验,就能够以同样的原理找到靶点、合成抑制剂,研发出精准有效的肺癌抗癌药,让肺癌患者能活五到十年”,他说,“也许五到十年后,又有新一代的肺癌抗癌药能够逐渐治愈肺癌。”

王义汉说:“人类与癌症的斗争是一个把癌症变回慢性病,把慢性病逐渐治愈的过程,这个过程困难重重,需要几代人的传承接力,但毫无疑问最终我们会取得胜利。我和塔吉瑞有责任为中国接好这一棒!”